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杭州美食蹄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杭州美食蹄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首先,将肘子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焯水,捞出晾干备用。
锅中放入适量的食用油,加入姜片、葱段和八角炒香,然后放入肘子煎炸至金黄。
接着加入料酒、生抽、老抽、冰糖、八角和水,盖上锅盖用小火炖煮约2小时至肘子变得松软入味。
最后加入适量的盐,再炖煮一会儿让肘子入味。出锅前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红辣椒或者花椒增加风味。这样烹制出来的东坡肘子肉质鲜嫩、香味浓郁,色泽鲜亮,回味无穷。
西湖区孤山路的“楼外楼”。东坡肉是杭州的第一道莱,杭州东坡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属于浙菜系。东坡肉是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菜肴。苏东坡是中国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对诗人、书法有很深的造诣,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他自己会烹制菜肴,并十分擅长烧肉,在他的许多名诗中,亦有关于饮食方面的内容,如《食猪肉》、《老饕赋》、《丁公默送蝤蛑》、《豆粥》、《羹》等诗,都反映出他对饮食烹调的浓厚兴趣。
知味观是杭州老字号,素有闻香知味,知味下马之美名,吃杭邦菜的代表菜东坡肉当然要去知味观,西湖边的总店味道最正宗,一小碗里一大块东坡肉上还扎着稻草,肉里有草香,肥肉油而不腻,入口即入,又香又好吃,精肉香而有劲道,个人更喜观吃肥肉。
东坡肉:苏东坡在任杭州太守时,大雨不断,苏东坡带领民疏浚西湖,民众感谢苏太守,抬猪肉送给苏东坡,面对戏堆的猪肉,他叫厨把肉切成方块,用自己家乡眉山炖肘子的方法,结合杭州人的口味,加入葱,姜,红糖,料酒,酱油用文火焖得香嫩酥烂,然后再疏浚西湖的名工花名册,每户一块,将肉分送出去,民工们品赏着苏东坡送来的红烧肉,顿感味道不同寻常,纷纷称其为“东坡肉”。
苏东坡在祖国四处游玩,然后发明了不少菜肴,所以不同的地方都有以他命名的菜名。
东坡肘子来历:
相传,有一次苏东坡的妻子王弗在家炖肘子时因一时疏忽,肘子焦黄粘锅,她连忙加进各种配料再细细烹煮,以掩饰焦味。不料这么一来微黄的肘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顿时乐坏了苏东坡。苏东坡不仅自己反复炮制,并留下了记录,还向亲朋好友大力推广,于是,“东坡肘子”也就得以传世。
东坡肉来历:
相传为北宋词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东坡肉的最早发源地是江苏徐州。1080年苏东坡谪居黄州,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宋代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后来,1085年苏东坡从黄州复出,经常州、登州任上返回都城开封,在朝廷里任职,没过多久,受排挤,1089年要求调往杭州任知州,这才将黄州烧肉的经验发展成东坡肉这道菜肴。作为汉族佳肴,后流行于江浙。
东坡肘子是中国四川地区经典的地方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川菜系。东坡肘子其实并非苏东坡之功,而是其妻子王弗的妙作。“东坡肘子”被冠以苏东坡之名,又为四川名肴,这是因为“东坡肘子”出自苏东坡的故乡现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东坡肘子的做法主料 :猪肘子2只1500克、雪山大豆300克辅料:葱节50克、绍酒50克、姜15克、川盐5克制作流程:1、猪肘刮 洗干净,顺骨缝划切一刀。
2、放入汤锅煮透,捞出剔去肘骨。
3、放入垫 有猪骨的砂锅内,放入煮肉原汤。
4、放入大 量葱节,姜,绍酒在旺火上烧开。
5、雪豆洗 净,下入开沸的砂锅中盖严。
6、然后移 到微火上煨炖约 3小时,直至用筷轻轻一戳肉皮即烂为止。
7、吃时放 川盐连汤带豆舀入碗中。
8、也可蘸 酱油味汁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杭州美食蹄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杭州美食蹄膀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bksjvt.cn/post/63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