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杭州楼外楼食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杭州楼外楼食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楼外楼菜馆始建年代有清道光、同治、光绪三说,一般多认为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一说比较可靠。此楼业主是一位清朝的落第文人,名叫洪瑞堂。他与妻子陶氏秀英自双亲亡故后由绍兴东湖迁至钱塘,定居在孤山脚下的西泠桥畔,以划船***谋生——因夫妻双双是从鱼米之乡的绍兴而来,在烹制鲜鱼活虾方面有一技之长。楼外楼先是***虾选佳者烹制出售,后来想到西泠桥一带无饮食店,便在略有积蓄之后开了一片规模较小的菜馆,当初仅是一处平房,地处六一泉旁,位于俞楼与西泠印社之间。
菜馆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店主从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得到启发而取为"楼外楼"。另一种说法是因菜馆建在近代著名学者俞曲园(俞樾)先生俞楼前侧,洪瑞堂就到俞楼请先生命名,曲园先生说:"既然你的菜馆在我俞楼外侧,那就借用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名句,叫做'楼外楼'吧!"这两种说法都为菜馆增添了文化情趣
“楼外楼”名字的由来,是一位清朝的落第文人名叫洪瑞堂。洪瑞堂从南宋诗人林升的诗《题临安邸》中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这句诗中得到启发,而将菜馆取名为“楼外楼”。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楼外楼座落于秀丽的西子湖畔,孤山脚下。创建于清道光28年,至今已有155年的历史。
清朝末年,落第文人洪瑞堂在西泠桥附近创办,当时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菜馆。
著名学者俞曲园先生根据菜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南宋林升的诗句,给菜馆取名为“楼外楼”,楼外楼因此而得名。
1、西湖醋鱼。虽然各家大饭店都会做西湖醋鱼,但这道菜却是楼外楼的招牌菜。据报道,在某年的黄金周期间,楼外楼一天就卖出了千多条西湖醋鱼。只是这条鱼酸酸甜甜地味道,未必***都能适应。
2、东坡肉。不是杭州独有的一道菜,据说原本是一道川菜,苏东坡在徐州时带到了徐州,而后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改良,最后却还是杭州烹制出来的东坡肉,红遍大江南北。这道菜油而不腻,软而不烂,肉香扑鼻,值得一尝。
3、龙井虾仁。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名菜。江南水乡,本多河鲜。这道菜用名茶一一西湖龙井茶的清香,去除河虾的泥腥味,清香可口。且虾白茶绿,不但可口,更具有可看性。
4、西湖莼菜汤。一道餐桌上已经不常见,却是楼外楼招牌的汤菜。色彩翠绿,滑润清香,是在楼外楼吃过大鱼大肉之后,用来清口润嗓的餐后必喝汤。
刚从杭州回来 楼外楼吃了两顿 三个人平均每顿500多吧 我们点的比较多 正常不浪费情况下一个人平均一百差不多了 东坡肉16元一份 西湖醋鱼98 龙井虾仁100多 叫花鸡100多 宋嫂鱼羹好像也是十几块 记不清了 酒水和普通馆子差不多 菜做得其实一般 但景色真的很棒 西湖一览无遗 最好中午去 晚上看不到西湖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杭州楼外楼食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杭州楼外楼食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bksjvt.cn/post/2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