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百科 > 正文

freebsd云计算(云计算nsd)

哈喽,大家好呀,欢迎走进pos机网站,pos机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关于freebsd云计算、以及云计算nsd的知识点,小编会在本文中详细的给大家介绍到,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谁给介绍一下开源云计算平台

Abiquo公司开源产品

Abiquo公司帮助用户建立,管理以及扩展复杂的计算架构。具体开源云计算产品有三类,三种产品分别是abiCloud, abiNtense和abiData。这三种产品都可以用来架构和开发公有私有混合云,以及云应用等的基础设施。

abiCloud是开源云管理软件,可以创建管理***并且可以按需扩展。

abiNtense是一个类似于Grid的架构,用来减少大量高性能计算的执行时间。

abiData 由Hadoop,hBase,Pig开发而来,是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用来搭建分析大量数据的应用。是低成本的云存储解决方案。

Enomali*** 云计算平台

Enomali*** 是提供了成为弹性计算(Elastic Computing)的应用开发和部署方式,功能类似于 EC2 的云计算框架的开放源项目。该项目基于 Linux,同时支持 Xen 和 Kernel Virtual Machine(KVM)。Enomali*** 提供了一个基于 TurboGears Web 应用程序框架和 Python 的软件栈。

MongoDB

MongoDB是一个高性能的面向文件的开源数据存储项目。十分容易部署,管理和使用。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并且由C++语言编写。主要包含的功能特性有易存储对象类型的数据,完全索引支持,查询支持,***和故障恢复支持,高效的二进制数据存储,自动处理碎片提高云层次上的扩展性。高性能,可扩展,适当的功能使这个项目的主要设计目标。

Eucalyptus 项目

Eucalyptus 项目全称是Elastic Utility Computing Architecture for Linking Your Programs To Useful Systems,由Santa Barbara大学建立的开源项目,是主要实现云计算环境的弹性需求的软件,通过其在集群或者服务器组上的部署,并且使用常见的Linux工具和基本的基于web的服务。使用FreeBSD License,意味着可以直接使用在商业软件应用中,当前支持的商业服务只是亚马逊的EC2,今后会增加多种客户端接口。该系统使用和维护十分方便,使用SOAP安全的内部通信,且把可伸缩型作为主要的设计目标,具有简单易用,扩展方便的特点。这个软件层的工具可以用来通过配置服务器集群来实现私有云,并且其接口也是与公有云相兼容,可以满足私有云与公有云混合构建扩展的云计算环境。下面的列表是该项卖搏目的路线图:

5/28/08 – Release 1.0 shipped

8/28/08 – EC2 API and initial installation model in V1.3 Completes overlay version

12/16/08 – Security groups, Elastic IPs, AMI, S3 in V1.4

4/09/09 – EBS, Metadata service in V1.5

4/23/09 - Ubuntu release

6/1/09 – Final feature release as V1.6 Completes AWS specification as of 1/1/2009

7/15/09 – Final bug-fix release "core" opens for community contributions

根据路线图,我们会发现Eucalyptus将会被包含在Ubuntu9.10发布辩配悔版中,先前关于Ubuntu将会携正内置云计算环境的报导也是基于此。这种集成云计算开源项目的发布版将会对亚马逊EC2等商业市场进行冲击。构建私有云的方式将会更容易被大公司所接受,公有云的发展将会更倾向于***B客户群体。

在Eucalyptus的主页上有一个Eucalyptus Public Cloud用来体验Eucalyptus所构成的云计算。当前这个环境可以被任何用户使用,用来启动VM实例,登陆进去,测试实例里的应用,观察状态等任务。但是VM实例只能使用六小时,并且同时一个用户最多开4个VM实例。由于RightScale宣布支持基于eucalyptus的云安装,所以也可以通过RightScale上的EPC版本访问EPC。

另外一个可以运行在eucalyptus上的项目是AppScale,是一个研究型的用来执行Google AppEngine 应用的框架。目前该框架可以在eucalyptus上实现透明操作。

我是从IT号外知道的。

什么是云服务器密码机?

云服务器密码机是针对云计算环境的特殊需求设计开发的硬件密码产品。主要实现在一台物理密码机上,提供多台虚拟密码机,每台虚拟密码机均可为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加/解密、完整性校验、真随机数生成、密钥生成和管理等,最大限度发挥硬件***性能,为云环境下的应用系统提供基于国产密码技术的信息安全服务。

产品优势编辑 播报

1.紧密贴合云环境部署需求

云密码机的加密服务可按需配置,且可被多用户安全共享,解决了密钥管理与设备管理权限分离问题,具备完善的技术手段和安全机制保证用户密钥安全。

2.遵循国家密码管理局相关政策要求

***用硬件算法模块,严格按照国家服务器密码机相关规范设计。密钥使用经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的真随机数发生器产生,并以密文的方式存放在服务器密码机内部,确保设备自身的数据春漏安全。

3.支持国密全系列密码算法

支持密钥长度256位的国密***2椭圆曲线密码算法,支持国密***1、***4和***6对称密码算法,支持国密***3杂凑算法。

4.支持主流的操竖森睁作系统

支持Windows、Linux、AIX、Solaris、FreeBSD等主流操作系统。

5.支持灵活多样的开发接口

支持国标接口,支持微软CSP、PKCS#11、JCE等国际标准开发接口,同时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接口。

6.安全易操作的管理方式

支持B/S模式管理,提供友好的管理界面。操作人员通过智能密码钥匙实现身份认证,操作终端与加密机之间建立SSL安全通道,保证设备管理操作的机密性、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

7.高可靠性的数据链路

在网络出现异常导致设备连接断开时,服务器余岁密码机会不断尝试修复连接。当网络恢复正常时,业务数据会继续发送,不需要重新启动业务服务。

8.高安全性的管理机制

***用严格的***密钥管理体系和权限分离的管理机制,确保密钥安全及设备自身的访问控制安全。

9.提供完善的升级服务,

可方便可靠的进行产品升级。

【重识云原生】第2.3节——主流虚拟化技术之Xen

Xen知识地图:

        Xen是由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开发的一个开源项目,是一个开源的可直接运行于硬件层之上的虚拟化软件,它属于type-I型虚拟化系统,支持万贯虚拟化和超虚拟化,以高性数改能、占用***少著称,赢得了IBM、AMD、HP、Red Hat和Novell等众多世界级软硬件厂商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已被国内外众多企事业用户用来搭建高性能的虚拟化平台。

        Xen仅对CPU和Memory直接接管,而其它IO硬件驱动则由其上运行的第一个虚拟机来提供支持,它能够在计算机硬件上并发的运行多个客户操作系统(Guest OS)。支持x86、x86-64、安腾( Itanium)、Power PC和ARM多种处理器,因此Xen可游橘以在大量的计算设备上运行,目前Xen支持Linux、NetBSD、FreeBSD、Solaris、 Windows和其他神毕团常用的操作系统作为客户操作系统在其管理程序上运行。

     Xen默认认为自己是直接运行于硬件层之上的虚拟化软件(即Xen Hypervisor层),并且可以直接驱动CPU和内存,需注意CPU和内存是所有想要运行的操作系统必须能直接支持的,但Xen为保证自身的小巧,它并没有提供虚拟机的管理接口,因此它***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先运行一台特权虚拟机(即Domain 0),且这台VM必须支持Kernel的修改,因此选择开源的Linux做为特权VM是最合适的,这样也可方便***用Linux所支持的方式来开发虚拟机管理接口,实现与Xen Hypervisor层直接交互来完成为VM分配CPU和内存***及创建、删除、停止、启动VM的管理接口。通常这台特权虚拟机一定会***用当前比较流行的Linux发行版,因为它能支持更多IO硬件设备,如:网卡,磁盘,显卡,声卡等;到目前为止,NetBSD,GNU/Linux,FreeBSD和Plan 9,OpenSolaris等系统已经支持已半虚拟化方式运行在Xen的DomU中。目前Xen已经支持x86、x86_64和ARM等平台,并正在向IA64、PPC移植。移植到其他平台从技术上是可行的,未来有可能会实现。

        Xen虚拟机支持在不停止的情况下在多个物理主机之间实时迁移。在操作过程中,虚拟机在没有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内存被反复地***到目标机器。虚拟机在最终目的地开始执行之前,会有一次60-300毫秒的非常短暂的暂停以执行最终的同步化,给人无缝迁移的感觉。类似的技术被用来暂停一台正在运行的虚拟机到磁盘,并切换到另外一台,第一台虚拟机在以后可以恢复。

如上图所示,Xen虚拟环境由三部分组件组成:

XEN Hypervisor

        Xen Hypervisor 是介于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的一个软件抽象层。它负责在各个虚拟机之间进行CPU调度和内存分配。Xen Hypervisor不仅抽象出虚拟机的硬件,同时还控制着各个虚拟机的执行。Xen Hypervisor不会处理网络、存储设备、***以及其他 I/O。

Domain 0 Guest

        Domain 0是特权域,是一个修改过的Linux kernel,是唯一运行在 Xen Hypervisor之上的虚拟机,它拥有访问物理 I/O ***的权限,同时和系统上运行的其他虚拟机(Domain U: PV and HVM Guest)进行交互。Domain 0需要在其它Domain启动之前启动。

        Domain 0 中有两个驱动 Network Backend Driver 和 Block Backend Driver,它们分别用来处理来自 Domain U 的网络和本地磁盘请求。 Network Backend Driver与本地网络硬件直接通信,以此来处理来自于Domain U所有虚拟机访问网络设备的请求;Block Backend Drive与本地存储设备进行通信,以此来处理来自于Domain U的磁盘数据读写的请求。

Domain U Guest(Dom U)

        Domain U没有直接访问物理硬件的权限(Domain U的"U"是来自于英文单词 unprivileged,是指没有权限的),但Domain 0有。

        运行在 Xen Hypervisor 上的所有半虚拟化(par***irtualized)虚拟机被称为“Domain U PV Guests”,其上运行着被修改过内核的操作系统,如 Linux、Solaris、FreeBSD 等其它 UNIX 操作系统。

        所有的全虚拟化虚拟机被称为“Domain U HVM Guests”,其上运行着不用修改内核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 等。

        Domain U PV Guest 中也包括两个驱动“PV Network Driver”和“PV Block Driver”,它们分别也是用来处理发送网络和本地磁盘请求用的,这与 Domain 0 中的两个驱动是相对应的。

     Xen对虚拟机的虚拟化分为两大类,半虚拟化(Para virtualization)和完全虚拟化(Hardware VirtualMachine)。

       半虚拟化(Par***irtualization)有些资料称为“超虚拟化”,简称为PV,是Xen主导的虚拟化技术。这种技术允许虚拟机操作系统感知到自己运行在Xen Hypervisor上而不是直接运行在硬件上,同时也可以识别出其他运行在相同环境中的客户虚拟机。

       在Xen Hypervisor上运行的半虚拟化的操作系统,为了调用系统管理程序(Xen Hypervisor),要有选择地修改操作系统,然而却不需要修改操作系统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由于 Xen 需要修改操作系统内核,所以您不能直接让当前的 Linux 内核在 Xen 系统管理程序中运行,除非它已经移植到了Xen 架构。不过,如果当前系统可以使用新的已经移植到 Xen 架构的Linux 内核,那么您就可以不加修改地运行现有的系统。

       完全虚拟化(Hardware Virtual Machine)又称“硬件虚拟化”,简称HVM,是指运行在虚拟环境上的虚拟机在运行过程中始终感觉自己是直接运行在硬件之上的,并且感知不到在相同硬件环境下运行着其他虚拟机的虚拟技术。此种虚拟化需要借助于Intel的VT-x 或 AMD的AMD-v 等硬件***虚拟化技术(详细技术原理参见1.5.1节)及Qemu的IO硬件模拟技术,才能支持GuestOS的kernel不修改,就可直接被DomU支持。

       在Xen Hypervisor运行的完全虚拟化虚拟机,所运行的操作系统都是标准的操作系统,即:无需任何修改的操作系统版本。同时也需要提供特殊的硬件设备。

       值的注意的是,在Xen上虚拟的Windows虚拟机必须***用完全虚拟化技术。

       为了提高性能,完全虚拟化的Guests可以使用特殊的半虚拟设备驱动程序(PVHVM或PV-on-HVM驱动)。这些驱动程序在HVM环境下优化你的 PV驱动,模拟的磁盘和网络IO旁路运行,从而让你的PV在HVM中有更好的性能。这意味着你在用户窗口操作方面可以得到最佳的性能。

       注意,Xen项目PV(半虚拟化)的Guest自动使用PV驱动,因此不需要这些驱动程序,因为你已经自动使用优化的驱动程序。PVHVM只会在HVM(全虚拟化)guest虚拟机中需要。

       Xen 的 VMM ( Xen Hypervisor ) 位于操作系统和硬件之间,负责为上层运行的操作系统内核提供虚拟化的硬件***,负责管理和分配这些***,并确保上层虚拟机(称为域 Domain)之间的相互隔离。Xen***用混合模式,因而设定了一个特权域用以***Xen管理其他的域,并提供虚拟的***服务,该特权域称为Domain 0,而其余的域则称为Domain U。

       Xen向Domain提供了一个抽象层,其中包含了管理和虚拟硬件的API。Domain 0内部包含了真实的设备驱动(原生设备驱动),可直接访问物理硬件,负责与 Xen 提供的管理 API 交互,并通过用户模式下的管理工具来管理 Xen 的虚拟机环境。

       Xen2.0之后,引入了分离设备驱动模式。该模式在每个用户域中建立前端(front end)设备,在特权域(Dom0)中建立后端(back end)设备。所有的用户域操作系统像使用普通设备一样向前端设备发送请求,而前端设备通过IO请求描述符(IO descripror ring)和设备通道(device channel)将这些请求以及用户域的身份信息发送到处于特权域中的后端设备。这种体系将控制信息传递和数据传递分开处理。

       在Xen体系结构设计中,后端设备运行的特权域被赋予一个特有的名字---隔离设备域(Isolation Device Domain, IDD),而在实际设计中,IDD 就处在Dom0中。所有的真实硬件访问都由特权域的后端设备调用本地设备驱动 (native device driver)发起。前端设备的设计十分简单,只需要完成数据的转发操作,由于它们不是真实的设备驱动程序,所以也不用进行请求调度操作。而运行在IDD中的后端设备,可以利用Linux的现有设备驱动来完成硬件访问,需要增加的只是IO请求的桥接功能---能完成任务的分发和回送。

1)半虚拟化技术实现原理

       ***用半虚拟化技术的虚拟机操作系统能够识别到自己是运行在Xen Hypervisor而非直接运行于硬件之上,并且也可以识别到在相同的机器上运行的其他虚拟机系统。而且运行的操作系统都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

       半虚拟化客户机(Domain U PV Guests)包含两个用于操作网络和磁盘的驱动程序,PV Network Driver 和PV Block Driver。

       PV Network Driver负责为Domain U提供网络访问功能。PV Block Driver负责为Domain U提供磁盘操作功能。

2)完全虚拟化技术实现原理

       完全虚拟化客户机(Domain U HVM Guests)运行的是标准版本的操作系统,因此其操作系统中不存在半虚拟化驱动程序(PV Driver),但是在每个完全虚拟化客户机都会在Domain 0中存在一个特殊的精灵程序,称作:Qemu-DM,Qemu-DM帮助完全虚拟化客户机(Domain U HVM Guest)获取网络和磁盘的访问操作。

       完全虚拟化客户机必须和在普通硬件环境下一样进行初始化,所以需要在其中加入一个特殊的软件Xen virtual firmware,来模拟操作系统启动时所需要的BIOS。

       开源社区中将一系列的Linux精灵程序分类为“管理”和“控制”两大类。这些服务支撑着整个虚拟环境的管理和控制操作,并且存在于Domain 0虚拟机中。

       下面将对直接服务进行详细的描述。

       注:为了清晰的描述Xen的运行流程,画图时将精灵程序放在Domain 0外部来描述,但事实上所有精灵程序都存在于Domain 0 之中。

1)Xend

       Xend精灵线程是一个Python应用程序,它作为Xen环境的系统管理员。它利用Libxenctrl类库向Xen Hypervisor发出请求。

       所有Xend处理的请求都是由XM工具使用XML RPC接口发送过来的。

2)Xm

       用于将用户输入通过XML RPC接口传递到Xend中的命令行工具。

3)Xenstored

       Xenstored精灵程序用于维护注册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内存和在连接Domain 0和所有其他Domain U之间的***通道。Domain 0虚拟机利用这些注册信息来与系统中其他虚拟机建立设备通道,即帮助Domain U虚拟机访问硬件***。

4)Libxenctrl

       Libxenctrl是C程序类库,用于让Xend具有通过Domain 0与Xen Hypervisor进行交互的能力。在Domain 0中存在一个特殊的驱动程序称作privcmd,它将请求发送给Hypervisor。

5)Qemu-DM

       在Xen环境下,每个完全虚拟化虚拟机都需要拥有自己的Qemu精灵程序。Qemu-DM处理在Xen环境下完全虚拟化客户机所能允许执行的所有关于网络 和磁盘请求和操作。Qemu程序必须存在于Hypervisor之外同时又需要访问网络和I/O,所以Qemu-DM必须存在于Domain 0 中(参见前面章节对Domain 0 的描述)。

       未来版本的Xen中,一种新的工具Stub-DM将会提供一系列对所有完全虚拟化客户机都可用的服务,以此来替代需要在每个虚拟机上都生成一个Qemu的逻辑。

6)Xen Virtual Firmware

       Xen Virtual Firmware是被嵌入到所有完全虚拟化客户机中的虚拟BIOS系统,来确保所有客户操作系统在正常启动操作中接收到标准的启动指令集并提供标准的软件兼容环境。

       根据前几章节所述,Xen Hypervisor不负责处理网络和磁盘请求,因此半虚拟化客户机(Domain U PV)必须通过Domain 0 与Xen Hypervisor进行通信,从而完成网络和磁盘的操作请求。下面以半虚拟化客户机(Domain U PV)执行向本地磁盘写入数据为例描述Domain 0与Domain U PV的交互过程。

       半虚拟化客户机(Domain U PV)的PV Block Driver接收到要向本地磁盘写入数据的请求,然后通过Xen Hypervisor将与Domain 0共享的本地内存中的数据写入到本地磁盘中。在Domain 0 和半虚拟化Domain U之间存在***通道,这个通道允许它们之间通过存在于Xen Hypervisor内的异步中断来进行通信。Domain 0将会接收到一个来自于Xen Hypervisor的系统中断,并触发Domain 0中的Block Backend驱动程序去访问本地系统内容,并从与半虚拟化客户机的共享内存中读取适合的数据块。从共享内存中读取的数据随后被写入到本地磁盘的指定位置中。

     上图中所显示的***通道是直接连接Domain 0 和Domain U PV是为了清晰和简单的描述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但事实上,***通道(Event Channel)运行于Xen Hypervisor中,并在Xenstored中注册特定的系统中断,以此来让Domain 0 和Domain U PV能够通过本地内存快速的共享信息。

Xen在给VM提供CPU的虚拟化时,它***用的也是在Xen hypervisor层启动一个线程,并将这些线程映射到某个物理核心上,当然通过DomU的配置文件中的cpus可以指定将这些模拟CPU的线程绑定到某几个物理核心上;而内存的虚拟化则是内存页的映射,将物理内存上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内存页映射给VM,让VM看来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内存空间。

当启动一个用户VM(DomU)时,该VM所需的CPU和内存都由Xen Hypervisor提供,而它若需要使用IO设备时,则向特权VM(即Dom0)发起请求,特权VM会为该用户VM创建一个模拟的硬件设备线程,并运行于特权VM的用户空间,当用户VM向该IO硬件发起调用时,特权VM上相应的模拟设备接收请求并将其转化为特权VM对IO硬件的操作,交给特权VM的内核来代为完成其操作。这里需注意这些虚拟IO硬件需要由Qemu来模拟,Xen本身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模拟功能。(注:特权VM的CPU和内存也是有Xen Hypervisor提供)

1)Qemu模拟IO设备(完全虚拟化方式)

Qemu模拟IO设备(完全虚拟化方式):***如用户VM向特权VM请求磁盘,特权VM可以将一个分区、文件等,通过Qemu将其模拟成一个磁盘设备,就拿文件来说,特权VM先创建一个映像文件,再通过Qemu为该文件模拟一个磁盘控制器芯片;然后,将其映射到用户VM上,当然模拟的这个磁盘控制器芯片一定是一个最常见的,用户VM的Kernel一定支持的,但需注意:模拟的磁盘可能会与实际的物理磁盘不同,因为要尽可能兼容。这样一来用户VM***如要写数据到磁盘的过程如下:

用户VM-APP---用户VM-Kernel调用虚拟磁盘的驱动进行写数据前的准备(如:数据写入到磁盘中的扇区位置/数据编码等)---

用户VM-Kernel将编码后的信息发给特权VM的模拟磁盘进程---

特权VM的模拟磁盘进程再将编号信息还原后发给特权VM-kernel---

特权VM-kernel调用真实物理磁盘的驱动对数据进行写前准备---最后磁盘驱动调度磁盘完成写入

摘录补充:( )

        Xen向Domain提供了一个抽象层,其中包含了管理和虚拟硬件的API。Domain 0内部包含了真实的设备驱动(原生设备驱动),可直接访问物理硬件,Xen 提供的管理 API 可与其交互,并通过用户模式下的管理工具(如:xm/xend、xl等)来管理 Xen 的虚拟机环境。

2)半虚拟化IO设备

        半虚拟化的IO设备:它与模拟最大不同是DomU知道自己是运行在虚拟化环境中的,并且知道这个磁盘不是真正的磁盘,它只是Xen模拟的一个磁盘前端驱动(Disk Frontend),它要写数据时,直接将数据交给Disk Frontend,而不再去调用磁盘驱动进行数据编码,当特权VM端的Disk backend收到来自DomU的数据时,也是直接转给特权VM-Kernel,由其直接调用物理磁盘驱动来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写入磁盘。

摘录补充:( )

Xen2.0之后,引入了分离设备驱动模式。该模式在每个用户域中建立前端(front end)设备,在特权域(Dom0)中建立后端(back end)设备。所有的用户域操作系统像使用普通设备一样向前端设备发送请求,而前端设备通过IO请求描述符(IO descripror ring)和设备通道(device channel)将这些请求以及用户域的身份信息发送到处于特权域中的后端设备。这种体系将控制信息传递和数据传递分开处理(类似云计算中常说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设计)。

半虚拟化客户机(Domain U PV)的PV Block Driver接收到要向本地磁盘写入数据的请求,然后通过Xen Hypervisor将自己与Domain 0共享的本地内存中的数据写入到本地磁盘中。在Domain 0 和半虚拟化Domain U之间存在***通道,这个通道允许它们之间通过存在于Xen Hypervisor内的异步中断来进行通信。Domain 0将会接收到一个来自于Xen Hypervisor的系统中断,并触发Domain 0中的Block Backend驱动程序去访问本地系统内容,并从自己与半虚拟化客户机的共享内存中读取适合的数据块后,随即被写入到本地磁盘的指定位置中。

     但无论***用模拟或半虚拟化最终都是对物理磁盘的操作,***如当前只有一个物理磁盘,众多用户VM都在进行大量的读写请求,此时,为了避免用户VM无限制的向特权VM发起请求,特权VM中***用一个环状缓存区,每到一个IO请求,就先将其塞入这个环状缓冲区的槽位中,若缓冲区满了,就会告诉用户VM IO设备繁忙。当然其它各种IO设备大致都***用这种机制来控制。

        在虚拟化环境中虚拟网络是十分重要但又比较难,需要特别注意;

在Linux中实现虚拟网络的方法中比较常用的工具有两个:bridge-utils 和 openvswitch,它们创建的虚拟网络设备是不能相互使用的,比如:bridge-utils创建的桥设备,openvswitch是无法识别的。

用下图来做简单说明:

1)Bridge模式

Xend启动时流程:

1、创建虚拟网桥 xenbr0;

2、停止物理网卡 eth0;

3、物理网卡 eth0 的 MAC 地址和 IP 地址被***到虚拟网卡 veth0;

4、物理网卡 eth0 重命名为 peth0;

5、Veth0 重命名为 eth0;

6、Peth0 的 MAC 地址更改( FE:FF:FF:FF:FF:FF ),ARP 功能关闭;

7、连接 peth0、vif0.0 到网桥 xenbr0

8、启动 peth0、vif0.0、xenbr0

Domain U 启动时的流程:

1、vifdomainID.0 连接到 xenbr0

2、启动vifdomainID.0

2)Route 模式

Xend启动时的流程:

1、开启Domain 0的IP Forward。

Domain U启动时的流程:

1、创建 vifdomainID.0 ,dom U eth0的IP地址被拷贝到vifdomainID。

2、启动 vifdomainID.0。

3、为domU的配置文件中指向虚拟接口vif.0分配的IP地址增加静态路由。

3)NAT模式

NAT 模式会使用虚拟局域网 virbr0

    安装了Xen的Linux机器,在Dom 0中能看到以下几类网卡(网络接口设备 ):

(X ,Y都为数字)

pethY

ethY

xenbrY

virbrY

vifX.Y(X为DomaiID,Y表示该虚拟网卡是该Domain的第几块虚拟网卡)

vethY (一般在Xend启动完成以后就不存在了)

xend : 这是Xen Hypervisor的Dom0上运行的服务,此服务用来监控xm命令发来的指令,并完成相应的动作。

xm : Xen Management,用来管理VM的创建、删除、启动、快照、删除、停止等的管理工具。

xl : 这是一个基于libxenlight库的一个轻量级VM管理工具,它从Xen4.1开始出现,从4.3以后,它被作为主要的VM管理工具,而xm这个重量级管理工具开始被提示废弃.以下为xm、xl的对比图:

     xl 和 xm都需要调用libxenlight,但xl不需要运行任何服务,它可直接调用libxenlight完成相关操作。

xe/XAPI,是xend的一个API管理接口,通常用于Xen Cloud环境中:Xen Server, XCP

virsh/ libvirt : 这是Redhat发起开发的一套用于管理众多不同类别的VM的管理工具。

virsh : 这是一个命令行工具

libvirt: 则是一个lib库, libvirtd守护进程用于监听virsh命令操作,并调用lbvirt完成相关操作.

10年4月Xen4.0.0发布,改进后Xen的DomU最大可支持虚拟CPU 64颗,Xen主机可支持1TB内存和128颗物理CPU,磁盘可支持快照和克隆;HVM客户机支持虚拟内存页共享;

11年4月发布的Xen4.1版后,xm/xend开始被提示废弃,xl这个更轻量级的Xen VM管理工具逐渐成为主流。

15年为止已经发布Xen4.5版本,目前yum源可用的最新版Xen是4.6.1版的()。

Linux2.6.37:kernel开始对Xen进行支持,并加其加入到Kernel中。

Linux3.0:Kernel开始对Xen的关键部分进行优化。

RHEL对Xen的支持概况:

Redhat系列对Xen的支持情况:

RHEL5.7 ~ 及以前版本:默认的企业虚拟化技术为Xen。

但Redhat提供了两种内核:

kernel-... :这是仅允许RHEL系统的内核,不能运行在DomU中。

kernel-xen.. :这是需要部署XenServer时,使用的Kernel版本。

RHEL6 ~ 及以后版本:默认支持KVM(收购自以色列的一款虚拟化工具),并且不在对Xen做任何支持,但允许自己运行在DomU中。

Linux内核态、用户态简介与IntelCPU特权级别--Ring0-3_weixin_30784501的博客-CSDN博客

云计算技术 — 云计算技术发展编年史_烟云的计算-CSDN博客_云计算编年史

虚拟化技术原理(CPU、内存、IO)_joneslee的博客-CSDN博客_虚拟化原理

五种主流的虚拟化技术_远有青山-CSDN博客_虚拟化技术

Xen原理

Xen原理 - 张朝锋 - 博客园

Xen虚拟化技术原理_IT人生活的技术博客_51CTO博客

Xen虚拟化基本原理详解

Xen虚拟化基本原理详解 - stardsd - 博客园

Xen工作原理_为幸福写歌的博客-CSDN博客_xen原理

Xen_百度百科

开源云计算平台怎么样

本文介绍了几个开源云计算平台,分别是Abiquo公司的三种云计算产品,Enomali***云计算平台,MongoDB开源数据存储项目,以及实现云计算环境弹性需求的Eucalyptus项目。

AD:

Abiquo公司开源产品

Abiquo公司帮助用户建立,管理以及扩展复杂的计算架构。具体开源云计算产品有三类,三种产品分别是abiCloud, abiNtense和abiData。这三种产品都可以用来架构和开发公有私有混合云,以及云应用等的基础设施。

abiCloud是开源云管理软件,可以创建管理***并且可以按需扩展。

abiNtense是一个类似于Grid的架构,用来减少大量高性能计算的执行时间。

abiData 由Hadoop,hBase,Pig开发而来,是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用来搭建分析大量数据的应用。是低成本的云存储解决方案。

Enomali*** 云计算平台

Enomali*** 是提供了成为弹性计算(Elastic Computing)的应用开发和部署方式,功能类似于 EC2 的云计算框架的开放源项目。该项目基于 Linux,同时支持 Xen 和 Kernel Virtual Machine(KVM)。Enomali*** 提供了一个基于 TurboGears Web 应用程序框架和 Python 的软件栈。

MongoDB

MongoDB是一个高性能的面向文件的开源数据存储项目。十分容易部署,管理和使用。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并且由C++语言编写。主要包含的功能特性有易存储对象类型的数据,完全索引支持,查询支持,***和故障恢复支持,高效的二进制数据存储,自动处理碎片提高云层次上的扩展性。高性能,可扩展,适当的功能使这个项目的主要设计目标。

Eucalyptus 项目

Eucalyptus 项目全称是Elastic Utility Computing Architecture for Linking Your Programs To Useful Systems,由Santa Barbara大学建立的开源项目,是主要实现云计算环境的弹性需求的软件,通过其在集群或者服简尺务器组上的部署,并且使用常见的Linux工具和基本的基于web的服务。使用FreeBSD License,意味着可以直接使用在商业软件应用中,当前支持圆漏的商业服务只是亚马逊的EC2,今后会增加多种客户端接口。该系统使用和维护十分方便,使用SOAP安全的内部通信,且把可伸缩型作为主要的设计目标,具有简单易用,扩展方便的特点。这个软件层的工具可以用来通过配置服务器集群来实现私有云,并且其接口也是与公有云相兼容,可以满足私有云与公有云混合构建扩展的云计算环境。下面的列表是该项目的路线图:

5/28/08 – Release 1.0 shipped

8/28/08 – EC2 API and initial installation model in V1.3 Completes overlay version

12/16/08 – Security groups, Elastic IPs, AMI, S3 in V1.4

4/09/09 – EBS, Metadata service in V1.5

4/23/09 - Ubuntu release

6/1/09 – Final feature release as V1.6 Completes AWS specification as of 1/1/2009

7/15/09 – Final bug-fix release "core" opens for community contributions

根据路线图,拦腔高我们会发现Eucalyptus将会被包含在Ubuntu9.10发布版中,先前关于Ubuntu将会内置云计算环境的报导也是基于此。这种集成云计算开源项目的发布版将会对亚马逊EC2等商业市场进行冲击。构建私有云的方式将会更容易被大公司所接受,公有云的发展将会更倾向于***B客户群体。

在Eucalyptus的主页上有一个Eucalyptus Public Cloud用来体验Eucalyptus所构成的云计算。当前这个环境可以被任何用户使用,用来启动VM实例,登陆进去,测试实例里的应用,观察状态等任务。但是VM实例只能使用六小时,并且同时一个用户最多开4个VM实例。由于RightScale宣布支持基于eucalyptus的云安装,所以也可以通过RightScale上的EPC版本访问EPC。

另外一个可以运行在eucalyptus上的项目是AppScale,是一个研究型的用来执行Google AppEngine 应用的框架。目前该框架可以在eucalyptus上实现透明操作。

虚拟化有哪些应用?

近年来,云原生 (Cloud Native)可谓是 IT 界最火的概念之一,众多互联网巨头都已经开始积极拥抱云原生。而说到云原生,我们就不得不了解本文的主角 —— 容器(container)。容器技术可谓是撑起了云原生生态的半壁江山。容器作为一种先进的虚拟化技术,已然成为了云原生时代软件开发和隐段森运维的标准基础设施,在了解它之前,我们不妨从虚拟化技术说起。

何谓虚拟化技术

1961 年 —— IBM709 机实现了分时系统

计算机历史上首个虚拟化技术实现于 1961 年,燃伍IBM709 计算机首次将 CPU 占用切分为多个极短 (1/100sec) 时间片,每一个时间片都用来执行着不同的任务。通过对这些时间片的轮询,这样就可以将一个 CPU 虚拟化或者伪装成为多个 CPU,并且让每一颗虚拟 CPU 看起来都是在同时运行的。这就是虚拟机的雏形。

容器的功能其实和虚拟机类似,无论容器还是虚拟机,其实都是在计算机不同的层面进行虚拟化,即使用逻辑来表示***,从而摆脱物理限制的约束,提高物理***的利用率。虚拟化技术是一个抽象又内涵丰富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或层面有着不同的含义。

这里我们首先来粗略地讲讲计算机的层级结构。计算机系统对于大部分软件开发者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层级结构:

应用程序层

函数库层

操作系统层

硬件层

各层级自底向上,每一层都向上提供了接口,同时每一层也只需要知道下一层的接口即可调用底层功能来实现上层操作(不需要知道底层的具体运作机制)。

但由于早期计算机厂商生产出来的硬件遵循各自的标准和规范,使得操作系统在不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兼容性很差;同理,不同的软件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的兼容性也很差。于是,就有开发者人为地在层与层之间创造了抽象层:

应用层

函数库层

API抽象层

操作系统层

硬件抽象层

硬件层

就我们探讨的层面来说,所谓虚拟化就是在上下两层之间,人为地创造出一个新的抽象层,使得上层软件可以直接运行在新的虚拟环境上。简单来说,虚拟化就是通过模访下层原有的功能模块创造接口,来“欺骗”上层,从而达到跨平台开发的目的。

综合上述理念,我们就可以重新认识如今几大广为人知的虚拟化技术:

虚拟机:存在于硬件层和操作系统层间的虚拟化技术。

虚拟机通过“伪造”一个硬件抽象接口,将一个操作系统以及操作系统层灶亩以上的层嫁接到硬件上,实现和真实物理机几乎一样的功能。比如我们在一台 Windows 系统的电脑上使用 Android 虚拟机,就能够用这台电脑打开 Android 系统上的应用。

容器:存在于操作系统层和函数库层之间的虚拟化技术。

容器通过“伪造”操作系统的接口,将函数库层以上的功能置于操作系统上。以 Docker 为例,其就是一个基于 Linux 操作系统的 Namespace 和 Cgroup 功能实现的隔离容器,可以模拟操作系统的功能。简单来说,如果虚拟机是把整个操作系统封装隔离,从而实现跨平台应用的话,那么容器则是把一个个应用单独封装隔离,从而实现跨平台应用。所以容器体积比虚拟机小很多,理论上占用***更少。

JVM:存在于函数库层和应用程序之间的虚拟化技术。

J***a 虚拟机同样具有跨平台特性,所谓跨平台特性实际上也就是虚拟化的功劳。我们知道 J***a 语言是调用操作系统函数库的,JVM 就是在应用层与函数库层之间建立一个抽象层,对下通过不同的版本适应不同的操作系统函数库,对上提供统一的运行环境交给程序和开发者,使开发者能够调用不同操作系统的函数库。

在大致理解了虚拟化技术之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来了解容器的诞生历史。虽然容器概念是在 Docker 出现以后才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火起来的,但在 Docker 之前,就已经有无数先驱在探索这一极具前瞻性的虚拟化技术。

容器的前身 “Jail”

1***9 年 —— 贝尔实验室发明 chroot

容器主要的特性之一就是进程隔离。早在 1***9 年,贝尔实验室在 Unix V7 的开发过程中,发现当一个系统软件编译和安装完成后,整个测试环境的变量就会发生改变,如果要进行下一次构建、安装和测试,就必须重新搭建和配置测试环境。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一块 64K 的内存条就要卖 419 美元,“快速销毁和重建基础设施”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开发者们开始思考,能否在现有的操作系统环境下,隔离出一个用来重构和测试软件的独立环境?于是,一个叫做 chroot(Change Root)的系统调用功能就此诞生。

chroot 可以重定向进程及其子进程的 root 目录到文件系统上的新位置,也就是说使用它可以分离每个进程的文件访问权限,使得该进程无法接触到外面的文件,因此这个被隔离出来的新环境也得到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命名,叫做 Chroot Jail (监狱)。之后只要把需要的系统文件一并拷贝到 Chroot Jail 中,就能够实现软件重构和测试。这项进步开启了进程隔离的大门,为 Unix 提供了一种简单的系统隔离功能,尤其是 jail 的思路为容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此时 chroot 的隔离功能仅限于文件系统,进程和网络空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理。

进入21世纪,此时的虚拟机(VM)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人们可以通过虚拟机技术实现跨操作系统的开发。但由于 VM 需要对整个操作系统进行封装隔离,占用***很大,在生产环境中显得太过于笨重。于是人们开始追求一种更加轻便的虚拟化技术,众多基于 chroot 扩展实现的进程隔离技术陆续诞生。

2000 年 —— FreeBSD 推出 FreeBSD Jail

在 chroot 诞生 21 年后,FreeBSD 4.0 版本推出了一套微型主机环境共享系统 FreeBSD Jail,将 chroot 已有的机制进行了扩展。在 FreeBSD Jail 中,程序除了有自己的文件系统以外,还有独立的进程和网络空间,Jail 中的进程既不能访问也不能看到 Jail 之外的文件、进程和网络***。

2001 年 —— Linux VServer 诞生

2001年,Linux 内核新增 Linux VServer(虚拟服务器),为 Linux 系统提供虚拟化功能。Linux VServer ***取的也是一种 jail 机制,它能够划分计算机系统上的文件系统、网络地址和内存,并允许一次运行多个虚拟单元。

2004 年 —— SUN 发布 Solaris Containers

该技术同样由 chroot 进一步发展而来。2004 年 2 月,SUN 发布类 Unix 系统 Solaris 的 10 beta 版,新增操作系统虚拟化功能 Container,并在之后的 Solaris 10 正式版中完善。Solaris Containers 支持 x86 和 SPARC 系统,SUN 创造了一个 zone 功能与 Container 配合使用,前者是一个单一操作系统中完全隔离的虚拟服务器,由系统***控制和 zones 提供的边界分离实现进程隔离。

2005 年 —— OpenVZ 诞生

类似于 Solaris Containers,它通过对 Linux 内核进行补丁来提供虚拟化、隔离、***管理和状态检查 checkpointing。每个 OpenVZ 容器都有一套隔离的文件系统、用户及用户组、进程树、网络、设备和 IPC 对象。

这个时期的进程隔离技术大多以 Jail 模式为核心,基本实现了进程相关***的隔离操作,但由于此时的生产开发仍未有相应的使用场景,这一技术始终被局限在了小众而有限的世界里。

就在此时,一种名为“云”的新技术正悄然萌发……

“云”的诞生

2003 年至 2006 年间,Google 公司陆续发布了 3 篇产品设计论文,从计算方式到存储方式,开创性地提出了分布式计算架构,奠定了大数据计算技术的基础。在此基础上,Google 颠覆性地提出“Google 101”***,并正式创造“云”的概念。一时间,“云计算”、“云存储”等全新词汇轰动全球。随后,亚马逊、IBM 等行业巨头也陆续宣布各自的“云”***,宣告“云”技术时代的来临。

也是从这时期开始,进程隔离技术进入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在 Google 提出的云计算框架下,被隔离的进程不仅仅是一个与外界隔绝但本身却巍然不动的 Jail,它们更需要像一个个轻便的容器,除了能够与外界隔离之外,还要能够被控制与调配,从而实现分布式应用场景下的跨平台、高可用、可扩展等特性。

2006 年 —— Google 推出 Process Containers,后更名为 Cgroups

Process Container 是 Google 工程师眼中“容器”技术的雏形,用来对一组进程进行限制、记账、隔离***(CPU、内存、磁盘 I/O、网络等)。这与前面提到的进程隔离技术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由于技术更加成熟,Process Container 在 2006 年正式推出后,第二年就进入了 Linux 内核主干,并正式更名为 Cgroups,标志着 Linux 阵营中“容器”的概念开始被重新审视和实现。

2008 年 —— Linux 容器工具 LXC 诞生

在 2008 年,通过将 Cgroups 的***管理能力和 Linux Namespace(命名空间)的视图隔离能力组合在一起,一项完整的容器技术 LXC(Linux Container)出现在了 Linux 内核中,这就是如今被广泛应用的容器技术的实现基础。我们知道,一个进程可以调用它所在物理机上的所有***,这样一来就会挤占其它进程的可用***,为了限制这样的情况,Linux 内核开发者提供了一种特性,进程在一个 Cgroup 中运行的情况与在一个命名空间中类似,但是 Cgroup 可以限制该进程可用的***。尽管 LXC 提供给用户的能力跟前面提到的各种 Jails 以及 OpenVZ 等早期 Linux 沙箱技术是非常相似的,但伴随着各种 Linux 发行版开始迅速占领商用服务器市场,包括 Google 在内的众多云计算先锋厂商得以充分活用这一早期容器技术,让 LXC 在云计算领域获得了远超前辈的发展空间 。

同年,Google 基于 LXC 推出首款应用托管平台 GAE (Google App Engine),首次把开发平台当做一种服务来提供。GAE 是一种分布式平台服务,Google 通过虚拟化技术为用户提供开发环境、服务器平台、硬件***等服务,用户可以在平台基础上定制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并通过 Google 的服务器和互联网***进行分发,大大降低了用户自身的硬件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在 GAE 中使用了一个能够对 LXC 进行编排和调度的工具 —— Borg (Kubernetes 的前身)。Borg 是 Google 内部使用的大规模集群管理系统,可以承载十万级的任务、数千个不同的应用、同时管理数万台机器。Borg 通过权限管理、***共享、性能隔离等来达到高***利用率。它能够支持高可用应用,并通过调度策略减少出现故障的概率,提供了任务描述语言、实时任务监控、分析工具等。如果说一个个隔离的容器是集装箱,那么 Borg 可以说是最早的港口系统,而 LXC + Borg 就是最早的容器编排框架。此时,容器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进程隔离功能,而是一种灵活、轻便的程序封装模式。

2011 年 —— Cloud Foundry 推出 Warden

Cloud Foundry 是知名云服务供应商 VMware 在 2009 年推出的一个云平台,也是业内首个正式定义 PaaS (平台即服务)模式的项目,“PaaS 项目通过对应用的直接管理、编排和调度让开发者专注于业务逻辑而非基础设施”,以及“PaaS 项目通过容器技术来封装和启动应用”等理念都出自 Cloud Foundry。Warden 是 Cloud Foundry 核心部分的***管理容器,它最开始是一个 LXC 的封装,后来重构成了直接对 Cgroups 以及 Linux Namespace 操作的架构。

随着“云”服务市场的不断开拓,各种 PaaS 项目陆续出现,容器技术也迎来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的时代,一大批围绕容器技术进行的创业项目陆续涌现。当然,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一家叫 Docker 的创业公司横空出世,让 Docker 几乎成为了“容器”的代名词。

Docker 横空出世

2013 年 —— Docker 诞生

Docker 最初是一个叫做 dotCloud 的 PaaS 服务公司的内部项目,后来该公司改名为 Docker。Docker 在初期与 Warden 类似,使用的也是 LXC ,之后才开始***用自己开发的 libcontainer 来替代 LXC 。与其他只做容器的项目不同的是,Docker 引入了一整套管理容器的生态系统,这包括高效、分层的容器镜像模型、全局和本地的容器注册库、清晰的 REST API、命令行等等。

Docker 本身其实也是属于 LXC 的一种封装,提供简单易用的容器使用接口。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引入了容器镜像。Docker 通过容器镜像,将应用程序与运行该程序需要的环境,打包放在一个文件里面。运行这个文件,就会生成一个虚拟容器。

更为重要的是,Docker 项目还***用了 Git 的思路 —— 在容器镜像的制作上引入了“层”的概念。基于不同的“层”,容器可以加入不同的信息,使其可以进行版本管理、***、分享、修改,就像管理普通的代码一样。通过制作 Docker 镜像,开发者可以通过 DockerHub 这样的镜像托管仓库,把软件直接进行分发。

也就是说,Docker 的诞生不仅解决了软件开发层面的容器化问题,还一并解决了软件分发环节的问题,为“云”时代的软件生命周期流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很快,Docker 在业内名声大噪,被很多公司选为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容器化技术也成为业内最炙手可热的前沿技术,围绕容器的生态建设风风火火地开始了。

容器江湖之争

一项新技术的兴起同时也带来了一片新的市场,一场关于容器的蓝海之争也在所难免。

2013 年 —— CoreOS 发布

在 Docker 爆火后,同年年末,CoreOS 应运而生。CoreOS 是一个基于 Linux 内核的轻量级操作系统,专为云计算时代计算机集群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设计,拥有自动化、易部署、安全可靠、规模化等特性。其在当时有一个非常显眼的标签:专为容器设计的操作系统。

借着 Docker 的东风,CoreOS 迅速在云计算领域蹿红,一时间,Docker + CoreOS 成为业内容器部署的黄金搭档。同时,CoreOS 也为 Docker 的推广与社区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日渐壮大的 Docker 似乎有着更大的“野心”。不甘于只做“一种简单的基础单元”的 Docker,自行开发了一系列相关的容器组件,同时收购了一些容器化技术的公司,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容器生态平台。显然,这对于 CoreOS 来说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

2014 年 —— CoreOS 发布开源容器引擎 Rocket

2014 年末,CoreOS 推出了自己的容器引擎 Rocket (简称 rkt),试图与 Docker 分庭抗礼。rkt 和 Docker 类似,都能帮助开发者打包应用和依赖包到可移植容器中,简化搭环境等部署工作。rkt 和 Docker 不同的地方在于,rkt 没有 Docker 那些为企业用户提供的“友好功能”,比如云服务加速工具、集群系统等。反过来说,rkt 想做的,是一个更纯粹的业界标准。

2014 年 —— Google 推出开源的容器编排引擎 Kubernetes

为了适应混合云场景下大规模集群的容器部署、管理等问题,Google 在 2014 年 6 月推出了容器集群管理系统 Kubernetes (简称 K8S)。K8S 来源于我们前面提到的 Borg,拥有在混合云场景的生产环境下对容器进行管理、编排的功能。Kubernetes 在容器的基础上引入了 Pod 功能,这个功能可以让不同容器之间互相通信,实现容器的分组调配。

得益于 Google 在大规模集群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大积累,脱胎于 Borg 的 K8S 很快成为了行业的标准应用,堪称容器编排的必备工具。而作为容器生态圈举足轻重的一员,Google 在 Docker 与 rkt 的容器之争中站在了 CoreOS 一边,并将 K8S 支持 rkt 作为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5 年 —— Docker 推出容器集群管理工具 Docker Swarm

作为回应,Docker 公司在 2015 年发布的 Docker 1.12 版本中也开始加入了一个容器集群管理工具 Docker swarm 。

随后,Google 于 2015 年 4 月领投 CoreOS 1200 万美元, 并与 CoreOS 合作发布了首个企业发行版的 Kubernetes —— Tectonic 。从此,容器江湖分为两大阵营,Google 派系和 Docker 派系。

两大派系的竞争愈演愈烈,逐渐延伸到行业标准的建立之争。

2015 年 6 月 —— Docker 带头成立 OCI

Docker 联合 Linux 基金会成立 OCI (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组织,旨在“制定并维护容器镜像格式和容器运行时的正式规范(“OCI Specifications”),围绕容器格式和运行时制定一个开放的工业化标准。

2015 年 7 月 —— Google 带头成立 CNCF

而战略目标聚焦于“云”的 Google 在同年 7 月也联合 Linux 基金会成立 CNCF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云原生计算基金会,并将 Kubernetes 作为首个编入 CNCF 管理体系的开源项目,旨在“构建云原生计算 —— 一种围绕着微服务、容器和应用动态调度的、以基础设施为中心的架构,并促进其广泛使用”。

这两大围绕容器相关开源项目建立的开源基金会为推动日后的云原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制定了一系列行业事实标准,成为当下最为活跃的开源组织。

Kubernetes 生态一统江湖

虽然这些年来 Docker 一直力压 rkt,成为当之无愧的容器一哥,但作为一个庞大的容器技术生态来说,Docker 生态还是在后来的容器编排之争中败给了 Google 的 Kubernetes 。

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使用 Docker 来部署容器,编排平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 Docker 流行之后,一大批开源项目和专有平台陆续出现,以解决容器编排的问题。Mesos、Docker Swarm 和 Kubernetes 等均提供了不同的抽象来管理容器。这一时期,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选择容器编排平台就像是一场豪赌,因为一旦选择的平台在以后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就意味着接下来开发的东西在未来将失去市场。就像当初 Android、iOS 和 WP 的手机系统之争一样,只有胜利者才能获得更大的市场前景,失败者甚至会销声匿迹。容器编排平台之争就此拉开帷幕。

2016 年 —— CRI-O 诞生

2016 年,Kubernetes 项目推出了 CRI (容器运行时接口),这个插件接口让 kubelet(一种用来创建 pod、启动容器的集群节点代理)能够使用不同的、符合 OCI 的容器运行时环境,而不需要重新编译 Kubernetes。基于 CRI ,一个名为 CRI-O 的开源项目诞生,旨在为 Kubernetes 提供一种轻量级运行时环境。

CRI-O 可以让开发者直接从 Kubernetes 来运行容器,这意味着 Kubernetes 可以不依赖于传统的容器引擎(比如 Docker ),也能够管理容器化工作负载。这样一来,在 Kubernetes 平台上,只要容器符合 OCI 标准(不一定得是 Docker),CRI-O 就可以运行它,让容器回归其最基本的功能 —— 能够封装并运行云原生程序即可。

同时,CRI-O 的出现让使用容器技术进行软件管理和运维的人们发现,相对于 Docker 本身的标准容器引擎, Kubernetes 技术栈(比如编排系统、 CRI 和 CRI-O )更适合用来管理复杂的生产环境。可以说,CRI-O 将容器编排工具放在了容器技术栈的重要位置,从而降低了容器引擎的重要性。

在 K8S 顺利抢占先机的情况下,Docker 在推广自己的容器编排平台 Docker Swarm 时反而犯下了错误。2016 年底,业内曝出 Docker 为了更好地适配 Swarm,将有可能改变 Docker 标准的传言。这让许多开发者在平台的选择上更倾向于与市场兼容性更强的 Kubernetes 。

因此,在进入 2017 年之后,更多的厂商愿意把宝压在 K8S 上,投入到 K8S 相关生态的建设中来。容器编排之争以 Google 阵营的胜利告一段落。与此同时,以 K8S 为核心的 CNCF 也开始迅猛发展,成为当下最火的开源项目基金会。这两年包括阿里云、腾讯、百度等中国科技企业也陆续加入 CNCF ,全面拥抱容器技术与云原生。

结语

从数十年前在实验室里对进程隔离功能的探索,再到如今遍布生产环境的云原生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容器技术凝聚了几代开发者的心血,才从一个小小的集装箱发展到一个大型的现代化港口。可以预见的是,从现在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容器技术都将是软件开发和运维的重要基础设施。

以上就是关于freebsd云计算和云计算nsd的简单介绍,还有要补充的,大家一定要关注我们,欢迎有问题咨询。